行者微评论118-为什么要学英语
作者:行者 发布时间:2021-11-25 21:52 分类:博客|综合 浏览:1536 评论:4
【行者】上中学的时候,最讨厌的科目就是英语,没有之一。高考那年,【行者】的总分妥妥地上了211,如果填报志愿的过程中胆子再大一些,步子迈的再快一些,问鼎南京大学这样的高校,也是可以的。不过,【行者】的英语这个科目,只考了89分,没错,当时是英语满分150分的那种,至少要90分才达到及格线。到了【行者】大二那年,【行者】考上的学校估计是发现了这个漏洞,在招生简章中增加一个补丁:英语单科不满90分的考生,不管总分多少,均不得录取~~~
关于英语教学的目标、方式和成效,最近二三十年,线上线下有过许多讨论。以前的那种应试教育肯定是不可取的,但最近两年某些人所叫嚣的取消英语这个科目,或是把英语的分值大幅降低,甚至要降到最低,至少也要降到体育之下,同样是带有“闭关锁国”的腐朽味道。
【行者】的孩子这一代人,教学条件比【行者】上学那些年要提高了许多,从小学一年级或三年级,便开始有机会学习英语。客观地说,这群八九岁孩子们学习母语之外的第二门语言,还是有些吃力,但是与【行者】当年所面对的高度应试化的体制相比,现在的小学英语科目,在起步阶段,不列入期末考试的范围,这就可以让这些孩子们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中,在更长一些的时间里,从容地完成入门。
其实,语言(包括母语和外语)这东东,应当被作为提高生产力(提高工作能力)和提升生活质量(比如更方便的出国去玩儿,看更多异国风情和风景)的工具,而不应当被当做开展竞争和选拔“人才”的要件。英语科目被纳入到学历教育体系以来,其应试色彩一直被许多方面所诟病。我天朝的“哑巴英语”,也成为应试教育和“高分低能”的重要代表,成为某些人攻击英语教学,甚至要求取消这个科目的“理由”。
当然,如果真的取消了英语科目,再取消国际互联网,从理论上说,就能够回归到北棒子国那种状态,人人都变得极为“朴实”,更准确的说法似乎应该是:愚昧,只知道无条件服从,不会独立思考,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,用商君的驭民五术(愚民,弱民,疲民,辱民,贫民)来分析,便会人心也不散了,队伍也好带了。只是当外面的列强带着我天朝大多数吃瓜民众不了解的坚船利炮“忽然间”蜂拥而至的时候,才“不得不”认识到,我们已经落后于世界,落后于潮流,落后于时代太远太远。
魏源在《海国图志》的序言中写道:“是书何以作?曰为以夷攻夷而作,为以夷款夷而作,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。”学英语的目的也应当如此。邓稼先在临终前,曾叮嘱道:“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!”现在和将来,这句话仍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。实现超越,首先是要“开眼看世界”,知己知彼,埋头苦干,而绝不是空喊口号,充当不干事还净坏事的战狼或喷子。
标签:行者微评论
- 上一篇:蓝天白云大蘑菇(20211113)
- 下一篇:皋陶文创乐园(20211120)
相关推荐
你 发表评论
欢迎- 博客|综合排行
- 标签列表
- 最新留言
-
- 关于唐朝在体制等方面的优势和韧性,准备在后续博文中再作探讨^_^
- 是的,这种蓝色的夜空比常见的黑色背景更漂亮^_^
- 权力以及权力所带来的利益,是最大的诱惑。
- 只争来早与来迟~~~
- 是的,所以我试着在这个站写历史博文~~~
- 庙与“庙”之间,和尚与“和尚”之间,还是有差别的。2013年的时候去九华山,在攀登天台的途中,看到多个走几步一叩首的僧侣和居士,动作很虔诚,而且坚决不接受钱和物,说要全程严格持戒。感觉他们就是真正的善信了。http://www.stuit.cn/Xiaolu/Post/247.html
- 我一般能看到月亮的时候天空往往更纯净,所以这种色调带有云层的月景看起来真的很美
- 哎 怎么说呢 对面金钱 权利 性 利益 的诱惑 "大师"都无法拒绝 更何况我们俗人呢
- 这个造诣!远超普通人,厉害了
- 迟来或迟到的,是因为当时到不了!
已有4位网友发表了看法:
行者 评论于 2021-11-30 17:50:43 回复
你说的非常好!
学以致用,关键还是要用起来,真正发挥作用^_^
wys 评论于 2021-11-30 13:47:41 回复
说得好。不过实行起来,困难(இдஇ; )虫虫。
学了要用,不用学啥?现在应该把“学”直接过渡为“用”,我们要用英语。
行者 评论于 2021-11-30 17:50:43 回复
你说的非常好!
学以致用,关键还是要用起来,真正发挥作用^_^
行者 评论于 2021-11-28 16:39:36 回复
是的,以前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,随着年龄的增长,有了一些新认识,新感悟。
闲趣 评论于 2021-11-27 20:52:55 回复
说得非常好,英语和计算机一样,本身已经是每个现代人必须掌握一个基本工具。
行者 评论于 2021-11-28 16:39:36 回复
是的,以前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,随着年龄的增长,有了一些新认识,新感悟。